图片名称

海昱®活性生物骨的一些优点

发布时间:

2021/09/15 00:00

近日,由研发的海昱®活性生物骨成功通过审查,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根据官方资料,该产品是由异种骨经一系列处理后制成的骨支架材料(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和胶原蛋白),与具有胶原特异结合能力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2)结合而成的骨修复材料。

未锁定(考生上传后尚未提交或审核期间审核人员要求考生更换完善的资料),图片没有标志,且右上角有“ ̶”按钮,考生可以修改图片材料。

太平洋证券分析认为,活性生物骨为骨缺损经济效益的治疗手段,应用场景广泛。活性生物骨主要用于治疗骨缺损,目前国内骨修复材料行业规模约为39.3亿元,预计到2023年增至96.9亿元,年复合增速为19.8%。骨缺损治疗材料一般有自体骨、同种骨、人工合成骨和活性生物骨,其中自体骨疗效但来源受限,同种骨和人工合成骨无骨诱导功能,且同种骨存在免疫排斥可能,而活性生物骨具备良好的骨诱导能力,且临床疗效不劣于自体骨,尽管成本较高,但综合经济效益更高,是应用潜力大的骨修复材料。

至于活性生物骨是否会被纳入集采。对此,称,鉴于国内对于骨修复材料的临床需求相对较大,且生物活性骨对于自体骨与当前市面上的其他骨修复材料来说有着较好的替代效果,长期来看活性生物骨一定程度上存在被纳入集采的可能性。

据业内人士分析,活性生物骨为骨缺损经济效益的治疗手段,应用场景广泛。活性生物骨主要用于治疗骨缺损,目前国内骨修复材料行业规模约为39.3亿元,预计到2023年增至96.9亿元,复合增速为19.8%。骨缺损治疗材料一般有自体骨、同种骨、人工合成骨和活性生物骨,其中自体骨疗效但来源受限,同种骨和人工合成骨无骨诱导功能,且同种骨存在免疫排斥可能,而活性生物骨具备良好的骨诱导能力,且临床疗效不劣于自体骨,尽管成本较高,但综合经济效益更高,是应用潜力大的骨修复材料。

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将具有诱导活性的BMP-2与具有天然骨组织孔隙结构的骨支架材料相结合,形成有诱导活性的骨支架材料。BMP-2所具有的与胶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可以保持其在损伤部位的高浓度而不随体液扩散。相比传统修复材料,活性生物骨通过能与胶原特异结合的重组信号分子与骨修复材料结合,实现高度的定向修复,且临床疗效不差于自体骨,将成为目前骨缺损治疗中的植入材料。

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内容转发自互联网,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转至联系我们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