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除惯性思维
发布时间:
2018-05-10 16:14
惯性思维很隐蔽,不容易被发觉,但其实是一种障碍。有一次我整理了一份报告,领导看过都没意见,接下来我想既然报告没有问题,那就发给相关部门请他们按照报告执行就行了。但是,领导指示我不发报告了,要我简单总结一下各部门的问题,单独发给相应部门,请他们进行整改即可。
事后我在思考,为什么领导会这么要求,而我想到的仅仅是把报告发出?我猜想可能是领导有切身的体会,她经常收到各类的报告,报告篇幅长,内容多,看过之后也不清楚要点是什么,所以再给其他部门发报告时就能想到不要发篇幅过长的报告,把要点说清楚、让对方明白即可。
那么为什么我没有想到呢?有没有可能发报告之前我也能想到对方可能不需要这份报告,他仅仅需要我简单明了的告诉他要做什么就可以了?当然有这种可能,而且事后想想我真的应该在发报告之前就该考虑这些问题。我们姑且这么认为现在的问题是这样,发报告之前我想到了,但是我没有去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我分析了一下,第一个较为明显的原因,是我不大接收别人发的报告,因而我对阅读报告寻找问题没有切身的体会,领导没有时间把一份报告从头看到尾,领导需要报告人明确告诉他“你要告诉我什么”。第二个原因是我论述的重点,是因为我形成了惯性思维,我的工作经常和各部门的员工交流沟通,久而久之形成我的惯性。当我和各部门领导沟通时,惯性使然,我会不自觉的套用以前的思维方式,而没有考虑到对象变了,我陷入了自己设好的陷阱里。
可能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类似的经历,都会遭遇到惯性思维。百度百科给惯性思维下的定义“惯性思维指人习惯性地因循以前的思路思考问题,仿佛物体运动的惯性。惯性思维常会造成思考事情时有些盲点,且缺少创新或改变的可能性。”由此可见,惯性思维是一种障碍,它阻碍了我们寻求改变和创新。
联系到实际工作中,这个隐蔽的惯性思维其实有极大的危害,它使得我们因循守旧,无视周围环境的变化,固执的坚持以往的方法经验,尤其是当企业和个人快速成长时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古人说的“不破不立”、“破茧而生”就是这个道理,只有意识到之前的方法有错误,下决心破除它,才能找到更好的方法,这样才能有所发展。
懂得了破除惯性思维的重要性,那么如何破除惯性思维呢?我想这个因人而异,但也有共同点,这需要我们多思多想,对周围环境保持敏锐的嗅觉,及时发现周围环境的变化,随时做出调整适应这个变化。时时刻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去迎接变化,点点滴滴去积累,我想这大概就是每个人的成长之路吧。